戶外教育與默會知識

作者:

分類:

傳統課堂的學習方式,通常是老師站在講台上「講述」給學生聽,學生再透過做筆記、背誦、記憶解題等方式去消化、融會貫通。

戶外教育的學習方式,往往是教練或引導員設計了一個體驗活動或情境,讓學生進行操作、互動,等學生操作到一個階段後,再經由反思與回饋去整理經驗或導入知識內容。

這兩種學習方式並沒有孰優孰劣的問題,因它們可以是互補的關係,只是我們需要借用一下「默會知識」的概念幫助我們討論。


默會知識是Michael Polanyi提出的概念,粗略的說,這是一種難以用文字、邏輯、圖像、條列式等方式傳達的知識類型,比如木工師傅的工匠技術,就算有一本書教你怎麼做木工,你還是無法理解匠師們的雕刻或榫接的功力,因為他們的技術有些是能看到且能表達的(比如測量、器具操作、榫接的形狀),但有另一部分,是說了你也聽不懂的(比如雕刻的手感、美感、對木結構的判斷)。

又比如一位溯溪教練,他可以用簡報或口頭教你很多種繩結、教你如何用繩子做固定點、教你攀繩技術、教你如何判斷水流。然而,當你跟著他去溯溪時,你就會發現有很多知識是他無法表達給你的,只能透過你的親身經歷去摸索,譬如怎麼在水流中游泳?怎樣的支點才能夠用來垂降?多粗的樹木可以用來架設繩索?怎樣踩石頭才能走得快?怎樣攀繩才會有效率?

許多知識就算你一開始告訴學員,學員仍無法照你說步驟順利操作,因為若身體經驗與實作知識不足,他們就無法有那種「明白」的感覺。這種必須經由感受與身體實作來學習的知識類型,就屬於默會知識,也有人稱之為「隱性知識」。而既然有「隱性知識」,當然就會有「顯性知識」。

顯性知識是能夠經由文字、圖像、影音、邏輯、語言等進行傳達的知識類型。譬如,地理資訊、數學公式、操作的步驟、歷史文獻、資料庫。

隱性知識難以用清楚的文字或口語言達,更多需要依靠生活經驗、身體感受、實際操作、人際互動等方式去學習,比如文化、工匠技藝、運動的技巧、創業的眉角、對物理數學公式的深刻體悟等。

顯性知識通常是可以被傳達及「聽進去」的東西,但如果沒有隱性知識的搭配,就會流於表面的記憶背誦或表層的理解,無法真的深入骨髓而「懂」。這就是為什麼看似無趣而只能死背的數學及物理公式,在那些科學家或物理學家眼中是如此的美麗又迷人,因為我們只是為了考試而背誦,但他們能經由這些奇怪的公式去探索宇宙的起源與萬物的輪廓。


借助顯性知識與隱性知識的概念,我們可以發現在教室聽老師講課、課本所傳達的內容、從小背誦的許多資訊與理化公式大多是屬於「顯性知識」的範圍。

確切說,即便課本存在許多不屬於顯性知識的內容(比如體育課本教你如何游泳;國文課教你透過古人的詩詞去體驗人生),學校課堂通常只能用顯性知識的概念來教學生。

其實不論是古人的詩詞、數學物理公式、自然課本的動物與生態、地理課本講的文化與產業或歷史的教訓等,這些領域的學習都很需要隱性知識的搭配。比如,做物理實驗、去戶外做自然觀察、去社區跟工匠學習技藝或你人生中曾經歷過一些事。種種來自生命的感受與身體經驗,會幫助你更有效去吸收並理解顯性的知識。

到此,我認為「戶外教育」的本質並不是要你去做冒險活動或一定得到戶外才能學習,而在於「戶外的情境是開啟我們隱性知識學習」的最途徑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