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曾在鄉下的一所高中服務過幾年,這所學校的學生很多是國中的學業後段班。有些大概是國中的基礎程度,有些則是國小程度都沒有。當這些不同程度的學生塞在同一班時,老師就很頭痛了。
為什麼會成為學業後段班?
先來了解一下「學業後段班」的困境。
一位學生之所以會成為後段班,有很多原因。
也許是「不夠努力」,也許是「沒興趣讀書」,然而如果你去過教育現場並認真挖掘背後的原因,你就知道「後段班」大多有共同的背景因素,就是「家庭教育」及「成長環境」。
如果這位小孩的父母本身本來就不是很會讀書,他們很難給予孩子「閱讀」或「課業」方面的陪伴。
如果這位小孩的生活周遭都是跟他一樣的農村小孩,從小沒有什麼資訊科技或讀書環境的刺激,而是在鄉間田野奔跑及工作,跟其他相似環境的小孩一起長大,那麼,這小孩通常比較難把他關在教室聽說讀寫的習慣。
也有很多後段班來自「收入不充裕」的家庭,這些家庭的父母平時忙於工作賺錢,無暇陪伴孩子成長。更慘一點的,是家庭破碎的,父母離異或完全不顧小孩,導致國中時期得外出打工賺學費的很多。
有太多狀況可以舉例,我想說的是,不要偏見的把「後段班」的困境歸咎於「個人不努力」,許多人的求學阻力比你想像還多。
「後段班」不等於沒資質
如果有仔細看,會發現我上面寫的是「學業」後段班,而不是直接形容他們就是「後段班」,因為我所定義的「後段班學生」只是在學業成績上排名後面,這並不表示他們缺乏天賦資質。
我曾帶學生到農村跟耆老學竹編,當時班上唯一成績最穩的學霸,對於耆老的講解或是我從網路上找到的SOP方法,他一直都沒辦法理解。編竹編編了兩個多小時,他還停留在起點。
反而是班上一位內向的女同學,平常成績很差,但她編竹編的速度卻是全班最快,做最漂亮的一個。另一個差不多進度的男同學也是學業成績很差,但很快就能掌握手做的技巧。
同樣的,當我帶著社會上、甚至是學校師長自己都看不起的8+9學生,我帶他們去做戶外冒險,去社區教小朋友玩桌遊,我發現許多89學生因為成長環境有比較多的「交際」,於是當面對陌生人說話或講解時,只要稍微訓練,他們的台風與口條常常會優於「乖乖坐在教室的學生」。
種種的經驗告訴我,「後段班」並不是他們自願的,而是在填鴨教育及升學考試主導的教育系統下,他們被迫成為「失敗者」,成為社會眼中「不努力」的爛學生。
在教育系統下被壓抑的「潛能」
台灣現有的教育,是源自工業化時代所需的「生產大量勞動力」的系統,這系統講究「低成本」及「系統上的效率」,而不是為了啟發你個人的最大潛能。
為此,我們上課基本都關在室內,而且是大班教學,一個老師要面對平均20~30個學生,而且除卻教學外,學生的心內在心靈、生活管理、家庭問題、人際關係…都是老師要面對的,更遑論兼行政的老師,得花更多時間處理上級要的表面功夫。
即便不兼行政或導師,只專注於授課,這位老師的教學也受限於「升學主義」及「教科書」的進度及內容,有才能的教師很難發揮,或者難以控制大班教學的品質。
此種「低成本」及「升學主義綁架」的教育系統下,學生的「個體潛能」與「多元才能」當然就難以被挖掘及培養。
於是,最快速的方法就是「物競天擇,適者生存」。
那些無法在系統上競爭勝出的學子,就成為「不努力」、「不會讀書」的代名詞。
不可否認生物群體的淘選過程是必然的,但如果只用「學業成績」來做汰選,就會讓更多的青春人口在求學歷程中虛耗。
他們其實可以開拓其他方面的學習路徑,發揮自己的價值。對個體或對社會產業的均衡發展,都是有意義的。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