戶外教育經驗談-野外求生篇

作者:

分類:

「野外求生」聽起來是很刻苦的活動,一般人聽到這個詞總會聯想吃遍動物界的貝爺、荒島上的鑽木取火、令人恐懼的叢林深夜…

然而從戶外教育的角度切入,野外求生到底是怎樣的領域?它有什麼吸引人的魅力呢?


1.追求「無裝備/無物資」的精神

我們可以用「登山」來做比較,因為去山上求生是一般人對這領域的最基本認識,在台灣也的確是新手學習的最佳環境。

登山時你會攜帶足夠的物資上山,在「資源充份」的狀態下行走在山林間看風景或鍛鍊體能。當然,為了減少體能消耗,你可能會追求「輕量化」以增加行進效能,但不論是重裝或輕量化,登山基本都是「攜帶齊全的裝備與物資」才上山,因為你的目標是走路、探勘、看風景,不是野外刻苦的生存。

野外求生在「行前準備」的邏輯是相反的,它追求的是「無裝備/無物資」,這是一種精神目標,並不是說玩野外求生的人都可以不用帶東西(特定的生存環境,有些高手或許能做到)。

「無」的意思是,我們盡可能「回歸原始」,只用最簡單的工具(通常是刀、斧頭、鋸子、打火棒…之類)在山林中生存。換言之,你的裝備及物資「多數不是靠事前準備」,而是「依靠就地取材」,吃喝宿都取自大自然。


2.與「自然環境」的緊密連結

當你失去文明物資的依靠,只剩下一把刀,一支打火棒或一把斧頭….你的山林視野就會完全不同。

為了吃飯,你可能需要找食物,觀察動物足跡,尋找蛋白質,製作陷阱,品嘗野生植物。

為了取暖,你需要找到恰當的營地,找到適合燃燒的材料,方便取材的位置,甚至是天然的樹洞。

為了吃到熟食或喝乾淨的水,你得學會生火。因為物資有限,你還得管理你的材料,控制你的飢餓或口渴欲望。

為了延長生命時間,你要學會搭建遮蔽所,要用工具製作出各種生存所需的物品形式。

簡單來說,你事前帶到荒野的物資越少,你對大自然的需求就越多。需求一多,你就需要更多的「野地知識」及「手作技能」來創造各種生存所需。

正是因為這種「生存需要」,我認為野外求生者跟大自然的連結,是比登山健行者更深刻的。

3.戶外領域中的「野外求生」

在台灣比起登山的人口,玩野外求生的人相當少數,玩到精熟程度的人更少,所以有能力門教導野外求生的講師很少。加上台灣的登山活動仍是以百岳或大眾路線為主,這些路線基本都用不到野外求生的技能,因此願意學習的人就更少。

然而,我們仍可以在許多戶外相關的領域看見野外求生教育的一些痕跡,比如童軍課程就可能接觸到生火、火煤棒、天幕野營、野地定向…等知識。大學登山社或探勘隊伍,也都會應用生火、天幕野營、應用刀具開路…等技能。搜救隊或成年人的專業登山訓練,也都會融入部份野外求生的元素,比如緊急避難、放天燈取暖、搭建遮蔽所…等。

可以說,野外求生的知識會散落在不同單位,根據每個單位的需求而拿捏深淺。但基本上,台灣還是比較少有單位會完全以Bushcraft這個主題做一整套的訓練或課程。

4.戶外教育中的「野外求生」

回歸正題,如果把野外求生的知識用在學校教育、兒童教育,這領域有什麼特別之處嗎?

根據我們的經驗,野外求生是所有戶外領域中「動手DIY」成份最高的。

只要你願意讓學生使用刀、鋸、斧頭,教導正確的安全知識,那麼,他們就可以利用這些工具+自然材料的搭配以「製作各種物品」,甚至還須發揮「團隊磨合」的精神腦力激盪,思考如何用有限的材料去解決飢餓問題?解決水資源問題?解決取暖遮蔽的問題?

如果要再更進階一點到山上去做課程,那麼,學生就會有更多機會觀察環境、評估風險、管理資源、就地取材。若稍微分類一下,至少有幾個主題可以設計:

  • 生火方法(火的原理、化學方法、物理方法、材料管理、火床管理…等)。
  • 用刀方法(安全意識、操作的手感、不同自然素材的切割或砍劈、不同自然素材的認識)。
  • 火的各種應用(煮水、炊事、器具製作、失溫取暖…等)。
  • 各種植物的應用(編繩、遮蔽所材料、器皿、家具、生活物品製造…等)。
  • 遮蔽所建造(繩結、天然遮蔽所、各種造型的遮蔽所…等)。
  • 身心成長(環境觀察、風險辨識、野外獨處…等)。

可以說,野外求生是親近自然的極佳媒介,讓學生藉由「生存議題」來啟發他們探索自然的動機。最重要的是,能靠自己的雙手去摸木頭,感受火的溫度,享受炭火的滋味,把玩刀的變化。


留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