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哇!有人可以在繩子上面走ㄟ!這是走鋼絲嗎?」
每次走繩時,最常聽到家長或小朋友的反應就是「這是走鋼絲特技喔!」
其實走繩跟走鋼絲很像,都是依靠一條細細的路線在上面平衡前進。然而不同的是,走鋼絲主要是利用金屬絲線,幾乎無彈性,走繩則是利用編織的扁繩。
當然,「平衡運動」本來就不限於任何材質,你要走木頭、走童軍繩、走鋼絲、走扁繩、走釣魚線…都可以,只要不受傷。
繩上平衡-少數人的特技
目前最廣為流傳的說法是,走繩運動源自美國優勝美地的攀岩玩家。他們閒暇時會利用停車場的鐵鍊或登山繩練平衡核心,漸漸的,這樣的平衡活動演變出各種技巧及裝備器材,進而成為專有名詞 Slackline。
如果不談Slackline的起源,就論「繩上平衡」的技術,這歷史肯定要更早。從古代的雜耍技藝、馬戲團的高空平衡到走鋼絲的各種表演,這些是利用身體在繩上平衡的活動。
然而,不論是雜耍特技或高空繩索,都會讓人對「繩上平衡」這項技能望之卻步。有多少人可以在高空行走而不掉下來呢?
我認為,這就是Slackline發展後的價值,它讓繩上平衡從「少數人的特技」轉變成「許多人可以從事的運動」。
走繩運動-更多元性的平衡選擇
相較於高空特技,Slackline在國外已經發展出多元性。
它可以是極限的高空走繩 High Line、花式走繩Trick Line,卻也可以是一般人都能體驗的短距離靜態走繩 Static Line或富有樂趣的水上繩 Water Line。
根據我個人的經驗,走繩的難易度可以從幾個方面做調整:
- 架設的繩長:距離越長,通常難度越高,因為繩索會需要更高的張力來拉緊繃,而更強的張力會讓繩子更彈更難掌控。
- 架設的張力:新手通常適合短距離且稍強的張力(比較不會彈晃)。
- 扁繩的彈性:高彈性的繩子通常適合進階玩家,因為它對控繩技巧及身體素質的要求更高。
- 架設的高度:架設的越高,通常難度越高,這不僅恐高的因素,還在於架設的距離超過一定的長度,就會需要有更高的支點,否則繩子會碰到地面。
- 確保的有無:走繩運動的樂趣就是靠身體平衡,但如果是新手體驗,是可以設計各種確保措施來降低挫折感(比如人身確保,抓繩確保,手杖確保…等。)
無論如何,隨著走繩進入大眾的視野,關於它的運動科學、裝備技術、系統知識…也就分化出適合大眾或屬於進階玩家的類型,而「適合大眾」的類型就是戶外教育常見的方法。
走繩與體驗教育
台灣將走繩應用在教育領域的時間並不算長,也就大概十年左右的時間。一開始是從體大引進裝備及基礎知識,然後從課程開始實驗起,後續才出現一些持續精進走繩技術的玩家或體驗教育工作者,逐步將這個領域推廣出去。
目前走繩在戶外教育的應用,會偏向「體驗教育」的方法為主,將走繩應用於「團隊建構」或「諮商輔導」等操作。比如讓學生互助完成任務,或是藉由走繩失去平衡的恐懼感及同伴的支持,來促成人際關係的對話。該領域對走繩的應用比較不會強調走繩的技術面,而是輔以各種關卡設計、引導員的帶領及輔助教材來達到身心成長的需求。
專精於走繩技術的單位還是有,但仍屬少數,比如我接觸過以花式走繩為強項的「繩童」,或是高空走繩的「走繩維度」。雖然負責人都是台灣走繩技術的頂尖,但在做走繩推廣的過程,還是較少機會從技術面切入,而是設計較大眾化的體驗模式。畢竟,走繩平衡的技術門檻相當高,光是要穩定站在繩子上走幾公尺可能就要花一段日子練習,而你中間體驗到的經驗都是「跌落」,比較枯燥乏味。
比起攀岩可以從抱石入手,有多種新手路線提供選擇,還可以跟朋友一起解謎,走繩在練習上真的是孤獨又折磨耐性。
走繩的妙用-專注力的訓練
雖然走繩要練起來很不容易,但只要設計好確保措施及降低難度,它不僅是一個有趣、可以體驗的休閒活動,還可以培養兒童與青少年的專注力。
以我自己帶領走繩活動的經驗,多數人一開始是恐懼的,因為站在繩子有隨時摔下來的感覺,但只要透過抓繩的輔助或同伴的確保,不論是兒童或成年人,都能夠在短時間逐漸適應繩上彈晃的感覺。
由於失去平衡會讓人緊張害怕,所以任何站在繩子上的人都需要全神專注在眼前。事實上,走繩需要應用的專注力不僅是視覺上的,而是從呼吸、肌肉控制、核心發力的方式、手臂的動態輔助、聽覺的干擾….等,每一個細節的專注力控制,都會影響你在平衡上的表現。
如果去看國外的走繩相關資訊,會發現很多課程或單位並不是直接用Slackline作為名稱,而是用Balance來當題目。換言之,走繩是它們訓練平衡技術的一種工具,但如果要訓練身體平衡技術,市面上有許多有趣的道具或兒童器材都可應用。
總言之,隨著Slackline在這十年被引進台灣、逐漸被教育單位應用,總有一天,走繩或許會成為全民運動之一?
發佈留言